U-TAE算法提取城市热岛信息的空间尺度分析
Spatial Scale Analysis of the Methods Using U-TAE Algorithm to Extract the Information of Urban Heat Island
查看参考文献31篇
文摘
|
U-TAE算法是一种使用不同范围的滑动窗口来提取城市热岛信息并根据稳健估计法设定窗口阈值的算法,该算法根据像元被记为热岛像元的累积总次数是否为0来区别热岛区与非热岛区,根据累积总次数的多少来判断热岛强度的强弱,具有动态阈值的特点和无偏特性。文章以长沙地区为例,对U-TAE算法在6个不同空间尺度上(5×5,11×11,25×25,51×51,101×101,201×201)对城市热岛信息提取的效果从提取范围、提取强度、空间构成以及大面积热岛提取稳定程度4个方面进行了评估。结果认为大小为11×11的窗口在4个方面均取得较好的效果,提取的城市热岛信息更加完整和有效 |
其他语种文摘
|
U-TAE is an algorithm which uses moving windows of different areas to extract the information of UHI and sets each moving window’s threshold according to robust estimation method.This algorithm distinguishes non-UHI area and UHI area according to the cumulative times in which pixels have thermal anomalies and determines the intensity of UHI according to the cumulative times with high or low values.It has dynamic threshold and unbiased characteristics.The U-TAE algorithm is used to evaluate its performance in six different scales:5×5,11×11,25×25,51×51,101×101 and 201×201.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cludes four aspects:area,intensity,space structure of UHI and stability of large-scale UHI.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st size of the moving window is 11×11.At this size the information of UHI is more complete and effective than at other sizes. |
来源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30(9):1118-1124 【核心库】
|
关键词
|
遥感
;
U-TAE
;
城市热岛
;
空间尺度
;
长沙
|
地址
|
1.
湖南师范大学GIS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长沙, 410081
2.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南京, 210093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研究性论文 |
ISSN
|
1007-6301 |
学科
|
大气科学(气象学) |
基金
|
科技部中德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
文献收藏号
|
CSCD:4309729
|
参考文献 共
31
共2页
|
1.
Howard L.
Climate of London deduced from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1833
|
CSCD被引
11
次
|
|
|
|
2.
李志乾. 城市热岛遥感研究进展.
遥感信息,2009(8):100-105
|
CSCD被引
7
次
|
|
|
|
3.
胡华浪. 城市热岛的遥感研究进展.
国土资源遥感,2005(3):5-9,13
|
CSCD被引
41
次
|
|
|
|
4.
李福建. 基于Landsat数据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
遥感技术与应用,2009,24(4):553-558
|
CSCD被引
19
次
|
|
|
|
5.
周纪. 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热岛容量模型及其应用——以北京地区为例.
遥感学报,2008,12(5):734-742
|
CSCD被引
21
次
|
|
|
|
6.
何萍. 云南高原楚雄市热岛效应因子的灰色分析.
地理科学进展,2009,28(1):25-32
|
CSCD被引
20
次
|
|
|
|
7.
Rao P K. Remote sensing of urban heat islands from an environment satellite.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eal Society,1972,53:647-648
|
CSCD被引
64
次
|
|
|
|
8.
周红妹. 基于遥感和GIS的城市热场分布规律研究.
地理学报,2001,56(2):189-197
|
CSCD被引
91
次
|
|
|
|
9.
刘志武. 利用ASTER遥感数据反演陆面温度的算法及应用研究.
地理科学进展,2003,22(5):507-514
|
CSCD被引
23
次
|
|
|
|
10.
贾媛媛. 被动微波遥感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研究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2006,25(3):96-105
|
CSCD被引
13
次
|
|
|
|
11.
张勇. CBERS-02 IRMSS热红外数据地表温度反演及其在城市热岛效应定量化分析中的应用.
遥感学报,2006,10(5):789-797
|
CSCD被引
51
次
|
|
|
|
12.
彭征. 山地城市土地覆盖变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地理研究,2009,28(3):673-684
|
CSCD被引
18
次
|
|
|
|
13.
历华. 基于MODIS数据的长株潭地区城市热岛时空分析.
测绘科学,2007,32(5):108-116
|
CSCD被引
8
次
|
|
|
|
14.
陈云浩.
城市空间热环境,2003:1-5
|
CSCD被引
2
次
|
|
|
|
15.
覃志豪. 用陆地卫星TM6数据演算地表温度的单窗算法.
地理学报,2001,56(4):456-466
|
CSCD被引
432
次
|
|
|
|
16.
Jimenez-Munoz J C. A generalized single-channel method for retrieving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from remote sensing data.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2003,108(D22):4688-4695
|
CSCD被引
213
次
|
|
|
|
17.
黄妙芬. 利用LANDSAT/TM热红外通道反演地表温度的三种方法比较.
干旱区地理,2006,29(1):132-137
|
CSCD被引
42
次
|
|
|
|
18.
于淑秋. 北京城市热岛“尺度”变化与城市发展.
中国科学:D辑,2005,35(增刊I):97-106
|
CSCD被引
36
次
|
|
|
|
19.
江学顶. 广州城市热岛空间分布及时域-频域多尺度变化特征.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1):133-139
|
CSCD被引
19
次
|
|
|
|
20.
陈云浩. 基于遥感和GIS的上海城市空间热环境研究.
测绘学报,2002,31(5):139-144
|
CSCD被引
42
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