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滨水区游憩管理模式
The Management Pattern of Waterfront Areas in Cities and Towns
查看参考文献41篇
文摘
|
滨水区是服务于人们游憩活动的综合性空间环境,其生态要素是滨水区游憩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强化水体服.于滨水区的生态功能,提升城镇滨水区的景观生态价值,以丹东市城乡滨水区为例,提出了滨水区生态利益游憩管理模式(EBBM),指导城镇滨水区景观生态的规划建设?采用结构方程验.了该模型中生态要素与活动?背景?体验及利,等要,之间的结构关系?在模型验证过程.,运用SPSS13.0及AMOS6.0软件测试了模型;拟合度检验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
来源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29(10):1256-1262 【核心库】
|
关键词
|
滨水区
;
利益管理模式
;
生态利益游憩管理模式
;
结构方程模型
|
地址
|
1.
辽东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丹东, 118001
2.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长春, 130024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研究性论文 |
ISSN
|
1007-6301 |
学科
|
自然地理学 |
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辽宁省社科联百项课题?千名专家学者服,振兴大型调研活动立项课题重点调研项目
;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
|
文献收藏号
|
CSCD:4027393
|
参考文献 共
41
共3页
|
1.
徐慧. 城市景观水系规划模式研究: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
水资源保护,2007,23(5):25-30
|
CSCD被引
4
次
|
|
|
|
2.
陈太政. 城市滨水区旅游游憩功能的开发研究--以开封市为例.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4):77-82
|
CSCD被引
3
次
|
|
|
|
3.
方庆. 城市滨水区游憩空间设计研究.
规划师,2003,19(9):46-49
|
CSCD被引
2
次
|
|
|
|
4.
冯维波. 我国城市游憩空间研究现状与重点发展领域.
地球科学进展,2006,21(6):585-592
|
CSCD被引
8
次
|
|
|
|
5.
Booms B H. Marketing services by managing the environment.
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982,23(5):35-39
|
CSCD被引
1
次
|
|
|
|
6.
郑辽吉. 生态体验景观构建:以大梨树村为例.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36-43
|
CSCD被引
1
次
|
|
|
|
7.
赵彦伟.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
水科学进展,2005,16(3):349-355
|
CSCD被引
81
次
|
|
|
|
8.
岳隽. 城市河流的景观生态学研究:概念框架.
生态学报,2005,25(6):1422-1429
|
CSCD被引
31
次
|
|
|
|
9.
宋伟轩. 城市滨水空间公共性现状与规划思考.
城市发展研究,2009,16(7):45-50
|
CSCD被引
8
次
|
|
|
|
10.
蔡君. 略论游憩机会谱(Recreation Opportunity Spectrum,ROS)框架体系.
中国园林,2006(7):73-77
|
CSCD被引
6
次
|
|
|
|
11.
Driver B L. Concepts and uses of the benefits approach to leisure.
Leisure Studies: Prospect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1999:349-369
|
CSCD被引
1
次
|
|
|
|
12.
刘明丽. 游憩机会谱(ROS)在游憩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世界林业研究,2008,21(3):28-33
|
CSCD被引
8
次
|
|
|
|
13.
王传伟. 美国的户外游憩资源管理.
世界林业研究,2008,21(2):63-67
|
CSCD被引
2
次
|
|
|
|
14.
McCool S F.
Assessment of Frameworks Useful for Public Land Recreation Planning,2008:102
|
CSCD被引
1
次
|
|
|
|
15.
Aukerman R.
Water recreation opportunity spectrum users'guidebook. U.S. Dept.of the Interior, Bureau of Reclamation, Office of Program and Policy Services, Colorado, Lakewood,2007
|
CSCD被引
1
次
|
|
|
|
16.
Butler R. A new planning tool:the tourism opportunity spectrum.
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2003,14(1):25-36
|
CSCD被引
1
次
|
|
|
|
17.
王晓文. 欧美城市滨水区研究的新视角:政治生态学转向.
地理科学,2009,29(4):601-606
|
CSCD被引
2
次
|
|
|
|
18.
李琛. 25年来中国旅游容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地理研究,2009,28(1):235-245
|
CSCD被引
5
次
|
|
|
|
19.
俞孔坚. "反规划"与生态基础设施:城市化过程中对自然系统的精明保护.
自然资源学报,2008,23(6):937-958
|
CSCD被引
5
次
|
|
|
|
20.
王晓鸣. 城市滨水区开发利用保护政策法规研究:以汉口沿江地区再开发为例.
城市规划,2000,24(4):48-52
|
CSCD被引
2
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