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区域分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Analysis on Regional Disparity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of Energy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n China
查看参考文献18篇
文摘
|
论文采用分层聚类法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进行地域划分,并运用Theil系数探讨能源利用效率的区域分异特征,进而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定量研究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十五"时期,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省际差异显著,从空间上可划分为高效区、中效区和低效区,能源高效区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2001~2005年,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但能源利用效率的总体差异、三大地域间差异和地域内差异均呈上升趋势;能源结构、技术水平、产业结构、价格水平和投资水平是影响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的显著因素;以煤炭消费比重所表示的能源结构对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的负向影响程度最大,以全员劳动生产率所表示的技术水平对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的正向影响程度最大;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对区域能源利用效率具有显著正影响,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生产资料价格水平、高耗能投资水平对区域能源利用效率具有显著负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程度并不显著,经济增长与能源利用效率不存在同步增长关系. |
来源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23(5):920-928 【核心库】
|
关键词
|
能源利用效率
;
区域分异
;
影响因素
;
聚类分析
;
面板数据模型
|
地址
|
1.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北京
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 北京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研究性论文 |
ISSN
|
1000-3037 |
学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基金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
文献收藏号
|
CSCD:3495232
|
参考文献 共
18
共1页
|
1.
王家诚. 中国和平崛起道路下的能源发展战略.
中国和平崛起道路下的能源发展战略,2006
|
CSCD被引
1
次
|
|
|
|
2.
王庆一. 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上).
节能与环保,2003(8):5-7
|
CSCD被引
12
次
|
|
|
|
3.
王庆一. 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下).
节能与环保,2003(9):11-14
|
CSCD被引
4
次
|
|
|
|
4.
梁巧梅. 中国能源需求和能源强度预测的情景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管理学报,2004,1(1):62-67
|
CSCD被引
22
次
|
|
|
|
5.
Miketa A. Analysis of energy intensity developments in manufacturing sectors in industrializ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Energy Policy,2001(29):769-775
|
CSCD被引
5
次
|
|
|
|
6.
Mulder P.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sectoral energy and labor productivity perfornlgnce:Stylized facts and decomposition of trends.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sectoral energy and labor productivity perfornlgnce:Stylized facts and decomposition of trends,2003:22
|
CSCD被引
1
次
|
|
|
|
7.
Mulder P. Sectoral energy and labor productivity convergence.
Sectoral energy and labor productivity convergence,2003:23
|
CSCD被引
1
次
|
|
|
|
8.
高振宇. 我国能源生产率的地区划分及影响因素分析.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9):46-57
|
CSCD被引
22
次
|
|
|
|
9.
蒋金荷. 提高能源效率与经济结构调整的策略分析.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10):16-23
|
CSCD被引
12
次
|
|
|
|
10.
吴巧生.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费变动--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工业经济,2005(4):30-37
|
CSCD被引
25
次
|
|
|
|
11.
韩智勇. 中国能源强度与经济结构变化特征研究.
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23(1):1-6
|
CSCD被引
43
次
|
|
|
|
12.
孙鹏. 中国能源消费的分解分析.
资源科学,2005,27(5):15-19
|
CSCD被引
18
次
|
|
|
|
13.
周鸿. 中国工业能耗变动因素分析:1993-2002.
产业经济研究,2005(5):13-18
|
CSCD被引
9
次
|
|
|
|
14.
吴巧生. 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解:1980-2004.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10):34-40
|
CSCD被引
30
次
|
|
|
|
15.
邹艳芬. 基于空间自回归模型的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区域特征分析.
统计研究,2005(10):67-71
|
CSCD被引
13
次
|
|
|
|
16.
史丹. 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
中国工业经济,2006(10):49-58
|
CSCD被引
58
次
|
|
|
|
17.
宣能啸. 我国能效问题分析.
节能,2004(10):3-7
|
CSCD被引
4
次
|
|
|
|
18.
. 区域能源利用效率=区域能源消费总量/地区生产总值.数值越小,区域能源利用效率越大.其中,能源消费总量的单位为t标准煤,地区生产总值的单位为104元,统一折算为2000年可比价.
区域能源利用效率=区域能源消费总量/地区生产总值.数值越小,区域能源利用效率越大.其中,能源消费总量的单位为t标准煤,地区生产总值的单位为104元,统一折算为2000年可比价
|
CSCD被引
1
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