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关于我们

返回检索结果

我国土地利用/覆被研究的热点与应用发展问题
A Review of the Domestic Researches on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查看参考文献39篇

宋乃平 1   张凤荣 2   王磊 1   杨洋 1  
文摘 本文回顾了国内土地利用调查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以下简称LUCC)的研究历程,认为20世纪80年代前的半个世纪,我国以土地调查为主的土地利用研究发展缓慢。到了80年代后,由于遥感技术由实验走向实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普及,加之IGBP和HDP两大组织发起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得到了极大地推动。目前,该领域存在着技术潮流、驱动力研究潮流、环境效应研究潮流、景观生态学潮流等热点,这对于推动LUCC的多学科深入研究具有积极作用;指出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中存在的“重技术轻学理”现象、微观机理研究不足、忽视土地利用替代性研究、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针对性不够、研究的服务对象单一等问题,LUCC研究要在克服这些问题中发展;由此提出,在经过一定的领域拓展、案例积累、技术准备等基础工作之后,我国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应针对前述问题,加强理论建设,探索模型建立,拓展区域应用,发挥多学科核心作用,在理论建设、数学模型表达、机理探讨等方面,为现代地理学做出贡献,为地理学的社会作用和应用拓展更加广阔的空间。
其他语种文摘 This paper reviews the study process of the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and think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n land use, which took land use survey as the dominant way in the early 1980s, was slow. Until the late 1980s, the study on land use developed quickly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mote sensing from experiment to actual use as well as the advantages of the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The research of land use initia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me (IGBP) and the Human Dimension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Programme(HDP) also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At present, the Study hotpots such as technology applying trend and driving force study trend, landscape ecological research trend promote the study of many subjects in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This paper also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in the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such as giving emphasis on technology but neglecting theory, insufficient in microcosmic mechanism and target of the sustainable land use evaluation, ignoring substitutional study of land use, and unitary study of the service of the object. The study of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is conducted based on these problems mentioned above. After frontier extension, case accumulation, and technology preparation, the study on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should aim at these problems to strengthen the theory, grope for model and mechanism construction, extend the using frontiers, and bring the multi-subject into play. The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contributes to modem geography, brings geography into play, and extends a wide frontier for application in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math model expression, mechanism probing and so on.
来源 地球信息科学 ,2008,10(1):60-66 【扩展库】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 研究热点 ; 应用发展
地址

1. 宁夏大学, 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宁夏, 银川, 750021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094

语种 中文
文献类型 研究性论文
ISSN 1560-8999
学科 测绘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献收藏号 CSCD:3201383

参考文献 共 39 共2页

1.  孙文郁. 中国土地利用调查之经过及进行概况. 地政月刊,1936,1(1):305-316 CSCD被引 1    
2.  李秀彬.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 地理学报,1996,51(6):553-558 CSCD被引 932    
3.  史培军.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2000 CSCD被引 194    
4.  朱会义. 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分析. 地理学报,2001,56(3):253-260 CSCD被引 271    
5.  杨国安. 北京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预测. 地球信息科学,2005,7(3):108-112 CSCD被引 9    
6.  刘盛和. 基于GIS的北京城市土地利用扩展模式. 地理学报,2000,55(4):407-416 CSCD被引 262    
7.  杨桂山. 长江三角洲近50年耕地数量变化的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 自然资源学报,2001,16(2):121-127 CSCD被引 139    
8.  龙花楼.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分析--以长江沿线样带为例. 自然资源学报,2002,17(2):144-149 CSCD被引 85    
9.  邓祥征.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多情景分析--以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为例. 地球信息科学,2004,6(1):81-88 CSCD被引 18    
10.  王涛. 我国北方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 自然资源学报,1999,14(4):355-358 CSCD被引 53    
11.  摆万奇.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系统分析. 资源科学,2001,23(3):39-41 CSCD被引 155    
12.  张惠远. 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人类驱动机制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地理研究,1999,18(2):136-142 CSCD被引 79    
13.  张明. 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及其驱动因子的统计分析. 自然资源学报,1999,14(4):381-384 CSCD被引 76    
14.  李平. 我国现阶段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宏观分析. 地理研究,2001,20(2):129-138 CSCD被引 187    
15.  李锐.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研究综述. 水土保持通报,2002,22(2):65-70 CSCD被引 35    
16.  赵文智. 人类土地利用的主要生态后果及其缓解对策. 中国沙漠,2000,20(4):369-374 CSCD被引 35    
17.  邱扬. 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景观生态学基础. 资源科学,2000,22(6):1-8 CSCD被引 27    
18.  陈百明. LUCC研究的最新进展评述. 地理科学进展,2003,22(1):22-29 CSCD被引 120    
19.  摆万奇. 青藏高原土地利用变化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分析. 资源科学,2002,24(4):11-15 CSCD被引 13    
20.  黄富祥.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现实土地利用决策研究--基于毛乌素沙地的实地调查分析.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6):108-112 CSCD被引 3    
引证文献 14

1 钟凯文 基于GIS的广州市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与变化分析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9,11(1):111-116
CSCD被引 14

2 方秀琴 西辽河的老哈河流域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9,11(1):125-131
CSCD被引 2

显示所有14篇文献

论文科学数据集
PlumX Metrics
相关文献

 作者相关
 关键词相关
 参考文献相关

版权所有 ©2008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系电话:(010)82627496 E-mail:cscd@mail.las.ac.cn 京ICP备05002861号-4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