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关于我们

返回检索结果

1906-2015年武汉市温度变化序列重建与初步分析
Re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f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of Wuhan for the 1906-2015 period

查看参考文献22篇

闫军辉 1   刘浩龙 2   葛全胜 2   郑景云 2   郝志新 2 *   王义民 3  
文摘 本文利用1906-2015年武汉月平均最高与最低气温资料,重建了过去110年武汉市年平均气温距平序列,分析了其年代际尺度的变化特征。主要结论为:①过去110年武汉市经历了“暖—冷—暖”3个多年代际波动,其中1906-1946年与1994-2015年气候相对温暖,1947-1993年则气候相对寒冷;②在多年代尺度上,武汉市存在多次显著增温和降温过程,其中增温速率最快的30年和50年分别出现在1980-2009年和1960-2009年;最快降温速率则出现在1928-1957年和1925-1974年;③过去110年武汉市年均温发生了3次跃变,其中由冷转暖的跃变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和90年代中后期,而由暖转冷的跃变则出现在40年代;④武汉市年均温变化与全球/北半球和中国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变幅偏大。此外,全球增暖停滞现象在武汉市最近十几年也有所体现。
其他语种文摘 Based on the monthly maximum and minimum temperature data at Wuhan meteorological station in 1906-2015,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during the 110 years was reconstructed and the temporal change was analyzed.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1)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of Wuhan showed multi-decadal variations. Two warm periods were experienced during 1906-1946 and 1994-2015; and between 1947 and 1993,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was relatively low. (2) At multi-decadal temporal scales,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of Wuhan showed several significant warming and cooling trends. The largest warming trends at 30-and 50-year scales were detected during 1980-2009 and 1960-2009, with linear trends amounting to 2.67±0.48 ℃/30a and 2.20± 0.50 ℃/50a, respectively. The strongest cooling trends for the same temporal scales were detected for 1928-1957 and 1925-1974, with linear trends being-1.23±0.48 ℃/30a and-1.40±0.35 ℃/50a, respectively. (3) During the 110 years, there existed three abrupt changes in Wuhan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During the early 1920s and the mid-late 1990s, temperature of Wuhan turned from cold to warm conditions. In the 1940s, the change was to the opposite. (4) Comparing temperature change of Wuhan with global, hemispheric, and China's country scales, the temperatures showed similar temporal evolution, with Wuhan exhibiting greater amplitude of change. The recent pause in global warming was also observed inWuhan.
来源 地理科学进展 ,2017,36(9):1176-1183 【核心库】
DOI 10.18306/dlkxjz.2017.09.014
关键词 温度重建 ; 变化速率 ; 跃变 ; 气候变化 ; 武汉
地址

1. 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气候与环境演变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河南, 信阳, 464000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3. 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气候与环境演变重点实验室, 河南, 信阳, 464000

语种 中文
文献类型 研究性论文
ISSN 1007-6301
学科 大气科学(气象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 ;  信阳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文献收藏号 CSCD:6081278

参考文献 共 22 共2页

1.  《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写委员会. 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15 CSCD被引 75    
2.  丁一汇. 东亚冬季风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联系. 气象学报,2014,72(5):835-852 CSCD被引 53    
3.  冯瑞权. 澳门近百年气候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特征. 热带气象学报,2010,26(4):452-462 CSCD被引 5    
4.  郭军. 近100年天津平均气温与极端气温变化. 高原气象,2011,30(5):1399-1405 CSCD被引 20    
5.  韩翠华. 1951-2010年中国气温变化分区及其区域特征. 地理科学进展,2013,32(6):887-896 CSCD被引 55    
6.  《华中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编写委员会. 华中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决策者摘要及执行摘要2012,2013 CSCD被引 2    
7.  林学椿. 中国近百年温度序列. 大气科学,1995,19(5):525-534 CSCD被引 134    
8.  刘小宁. 不同方法计算的气温平均值差异分析. 应用气象学报,2005,16(3):345-356 CSCD被引 13    
9.  彭嘉栋. 洞庭湖区近百年气温序列构建及其变化特征. 气象与环境学报,2014,30(5):62-68 CSCD被引 5    
10.  任永建. 武汉区域百年地表气温变化趋势研究. 地理科学,2010,30(2):278-282 CSCD被引 10    
11.  唐国利. 由最高最低气温求算的平均气温对我国年平均气温序列影响. 应用气象学报,2007,18(2):187-192 CSCD被引 15    
12.  唐国利. 近百年中国地表气温变化趋势的再分析. 气候与环境研究,2005,10(4):791-798 CSCD被引 129    
13.  王绍武. 近百年中国年气温序列的建立. 应用气象学报,1998,9(4):392-401 CSCD被引 186    
14.  闻新宇. 英国CRU高分辨率格点资料揭示的20世纪中国气候变化. 大气科学,2006,30(5):894-904 CSCD被引 91    
15.  吴绍洪. 面向“未来地球”计划的陆地表层格局研究.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1):10-17 CSCD被引 26    
16.  闫军辉. 长江中下游地区1620年的极端冷冬研究. 地理科学进展,2014,33(6):835-840 CSCD被引 4    
17.  闫军辉. 1951-2015年信阳极端温度事件变化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0(1):82-86 CSCD被引 1    
18.  赵国永. 信阳市城区四季变化特征研究.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8(4):529-532 CSCD被引 1    
19.  郑祚芳. 武汉市近百年气温变化特征. 气象,2002,28(7):18-21,37 CSCD被引 6    
20.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Working group I Contribution to 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2013 CSCD被引 2    
引证文献 3

1 王韬 母代环境升温对菹草石芽形态、碳氮元素含量及子代萌发过程的影响 水生生物学报,2019,43(4):892-899
CSCD被引 0 次

2 闫军辉 1961~ 2012年银川浅层地温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土壤通报,2019,50(1):57-62
CSCD被引 7

显示所有3篇文献

论文科学数据集

1. 基于站点数据外推新疆地区气温和降水数据集(1961-1990)

数据来源: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1. 1960-2014年北京极端气温重建数据集

2. 基准期(1986-2005)与升温1.5℃(2020-2039)情景下中国干旱频率与持续时间数据集

3. 基准期(1986-2005)和升温1.5℃(2020-2039)情景下中国干旱人口暴露度数据集

数据来源: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PlumX Metrics
相关文献

 作者相关
 关键词相关
 参考文献相关

版权所有 ©2008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系电话:(010)82627496 E-mail:cscd@mail.las.ac.cn 京ICP备05002861号-4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