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地理学研究进展——基于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的分析
Progress in Chinese political geographical research: A perspective based on project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查看参考文献69篇
文摘
|
国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统称)研究立项课题旨在探究重大现实问题以及学科前沿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相关学科研究的进展和整体水平。通过分析近20年来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对政治地理相关议题的资助,以及受资助人在该时期对相关议题的科研情况,得出以下结论:① 2011年以来,国内政治地理学逐渐被认可和关注,并呈现出以北京、广州、昆明和上海研究机构为辐射中心的地理特征;②国内政治地理研究重点为边境与边界、环境政治、领土(主权和安全)、行政区划和管治、尺度和空间、社会和文化政治等六大议题;③国内政治地理研究日渐与国际接轨,但行政区划和管治等是独特的研究。整体而言,随着国家科学基金对政治地理研究支持力度的加大,期望能瞄准国际研究前沿和国内需求,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地理学学科体系。 |
其他语种文摘
|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 has the purpose to support projects with the most practical value and advanced research in certain subject areas, which to a significant extent reflect the progress and the overall level of related studi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unding situation of NSFC (in both natur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as well as political geographical research- related journal articles published by NSFC funding recipients, this study reach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 political geographical research has been recently recognized by NSFC, in particular since 2011. The main research centers are located in Beijing, Guangzhou, Kunming, and Shanghai. Second, Chinese political geographical research has primarily focused on issues of borderlands and boundaries, environmental politics, territory (sovereignty and security),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nd governance, scale and space, and social and cultural politics. Finally,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Chinese political geographical research is increasingly connected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geographical research despite that Chinese political geography has its own feature, such as the studies on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nd governance. Alongside the increasing support from NSFC, we look forward to a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geograph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y focusing on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frontier of political geography and demands within China. |
来源
|
地理科学进展
,2017,36(12):1463-1474 【核心库】
|
DOI
|
10.18306/dlkxjz.2017.12.002
|
关键词
|
国家科学基金
;
政治地理学
;
资助情况
;
学科发展
;
中国
|
地址
|
1.
广州大学华南人文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地理科学学院, 广州, 510006
2.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广州, 510631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综述型 |
ISSN
|
1007-6301 |
学科
|
自然地理学 |
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计划资助项目
|
文献收藏号
|
CSCD:6144917
|
参考文献 共
69
共4页
|
1.
安宁. 国际上的政治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启示——对《Political Geography》杂志2005-2015年载文的分析.
地理学报,2016,71(2):217-235
|
CSCD被引
23
次
|
|
|
|
2.
安宁. “东突暴恐”事件的批判地缘政治分析.
地理学报,2015,70(10):1650-1663
|
CSCD被引
17
次
|
|
|
|
3.
蔡定昆. 云南面向泛珠三角的比较优势及其区域合作对策.
经济问题探索,2006,27(2):89-93
|
CSCD被引
1
次
|
|
|
|
4.
蔡晓梅. 迷失的优雅:广州白天鹅宾馆景观演变中的文化政治.
旅游学刊,2016,31(3):16-25
|
CSCD被引
5
次
|
|
|
|
5.
晁恒. 尺度重构视角下国家战略区域的空间生产策略:基于国家级新区的探讨.
经济地理,2015,35(5):1-8
|
CSCD被引
33
次
|
|
|
|
6.
杜芳娟. 中国民族文化研究态势与审思: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角度.
人文地理,2010,25(4):72-76,71
|
CSCD被引
3
次
|
|
|
|
7.
方叶兵. 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非传统安全.
世界地理研究,2004,13(1):9-15
|
CSCD被引
1
次
|
|
|
|
8.
葛汉文. 批判地缘政治学的发展与地缘政治研究的未来.
国际观察,2010,31(4):42-48
|
CSCD被引
11
次
|
|
|
|
9.
贺小婧. 钓鱼岛事件的尺度政治与言论分析.
世界地理研究,2015,24(3):24-33
|
CSCD被引
5
次
|
|
|
|
10.
洪菊花. 传媒的地缘环境视角研究.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5,27(5):1-6
|
CSCD被引
2
次
|
|
|
|
11.
胡志丁. 权力、地缘环境与地缘位势评价:以中日钓鱼岛之争为例.
热带地理,2014,34(1):50-57
|
CSCD被引
22
次
|
|
|
|
12.
胡志丁. 边界效应的测定方法新探.
世界地理研究,2009,18(1):19-26
|
CSCD被引
1
次
|
|
|
|
13.
胡志丁. 地缘安全视角下国家边界的"三重功能"及其优化组合.
人文地理,2012,27(3):73-77
|
CSCD被引
9
次
|
|
|
|
14.
黄耿志. 非正规经济的正规化:广州城市摊贩空间治理模式与效应.
城市发展研究,2015,24(3):51-57
|
CSCD被引
8
次
|
|
|
|
15.
黄耿志. 城市流动摊贩的微区位选择机制:基于广州市200个摊贩访谈的实证研究.
人文地理,2016,31(1):57-64
|
CSCD被引
6
次
|
|
|
|
16.
郎一环. 俄罗斯能源地缘政治战略及中俄能源合作前景.
资源科学,2007,29(5):201-206
|
CSCD被引
8
次
|
|
|
|
17.
李灿松. 基于行为主体的缅甸排华思潮产生及其原因解析.
世界地理研究,2015,24(2):20-30
|
CSCD被引
3
次
|
|
|
|
18.
李灿松. 当前国外政治地理学边境安全研究进展.
热带地理,2014,34(4):454-462
|
CSCD被引
9
次
|
|
|
|
19.
李明杰. 韩国处理独岛争议措施对我国维护钓鱼岛主权的启示.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27(10):58-61
|
CSCD被引
1
次
|
|
|
|
20.
李铁立. 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研究:一个边界效应的分析框架.
东北亚论坛,2005,14(3):90-94
|
CSCD被引
9
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