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关于我们

返回检索结果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丘陵山区坡面侵蚀产沙量的影响
The slope erosion sediment yield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in hilly area of Anhui province

查看参考文献12篇

陈众 1   田丰 2   董俊 3  
文摘 选取安徽省霍山县大官山的典型研究区域,通过径流试验,分析了近20年6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的侵蚀产沙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坡面侵蚀产沙量的影响依次是顺坡耕作区>标准小区> 经济林区> 牧草区> 乔木用材林区> 梯田小区。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防止土壤流失最有效的是梯田,而顺坡耕作区水土流失量最大。坡面侵蚀产沙量与降雨侵蚀力表现为幂函数关系,且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其他语种文摘 The research area is located at Daguan hill in Huoshan county,Anhui province. Through the runoff experiment,the characteristics of erosion sediment yield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analysed by rainfall data and soil erosion data under 6 kinds of typical land use types in nearly 20 year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nfluences of the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on slope erosion sediment yield were given as following descending order: the slope farming area > the standard area > the commercial forest area > the grass area > the timber forest area > the terrace cultivation area. In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the terrace cultivation area was the most effective to prevent soil erosion,while the slope farming area had the largest amount of soil erosi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lope erosion sediment yield and rainfall erosivity expressed as power function and the correlation reached extremely significant level.
来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29(1):186-191 【扩展库】
关键词 丘陵山区 ; 土地利用方式 ; 坡面侵蚀产沙特征 ; 降雨强度 ; 影响
地址

1.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合肥, 230601  

2. 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合肥, 230061  

3.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合肥, 230031

语种 中文
文献类型 研究性论文
ISSN 1003-7578
学科 农业基础科学
基金 安徽大学青年基金
文献收藏号 CSCD:5333163

参考文献 共 12 共1页

1.  周跃. 植被与侵蚀控制:坡面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探索. 应用生态学报,2000,11(2):297-300 CSCD被引 44    
2.  吴光艳. 人工模拟降雨特性对坡面产流产沙量的影响研究. 节水灌溉,2011(6):44-47 CSCD被引 9    
3.  袁再健. 四川省紫色土地区小流域次降雨泥沙输移比探讨. 水土保持通报,2008,28(2):36-40 CSCD被引 5    
4.  李健. 黄土丘陵区坡面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6,10(1):71-75 CSCD被引 2    
5.  王万忠. 黄土地区降雨特性与土壤流失关系的研究:降雨侵蚀力指标R值的探讨. 水土保持通报,1983,3(5):62-64 CSCD被引 14    
6.  顾胜. 汉江上游小流域土地利用及水土流失初探.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Z2):38-44 CSCD被引 1    
7.  赵护兵.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及养分保蓄效应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2006,20(2):20-25 CSCD被引 37    
8.  吴震. 坡面水土流失力学机理与模型研究,2007 CSCD被引 2    
9.  冯利华. 主成分分析法在地区综合实力评价中的应用.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6):73-75 CSCD被引 13    
10.  唐秋玮. 四川紫色土地区不同植被模式下坡面侵蚀研究.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5):71-73 CSCD被引 1    
11.  童其慧. 主成分分析方法在指标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4(1):59-61 CSCD被引 5    
12.  李广. 雨强和土地利用方式对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1):85-90 CSCD被引 58    
引证文献 7

1 朱燕琴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类型次降雨产流产沙特征 草地学报,2019,27(1):28-34
CSCD被引 12

2 刘婷 三峡库区不同土地利用背景下的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及其分布规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16,14(3):1-9
CSCD被引 6

显示所有7篇文献

论文科学数据集
PlumX Metrics
相关文献

 作者相关
 关键词相关
 参考文献相关

版权所有 ©2008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系电话:(010)82627496 E-mail:cscd@mail.las.ac.cn 京ICP备05002861号-4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