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对人们认知甘南草地功能及管理方式的影响
Effects of religion on people’s cognition of grassland function and management pattern in the Gannan region
查看参考文献36篇
文摘
|
宗教信仰通过特定的宗教仪式和活动严重影响人们认知事物的意识。本研究以甘南为例,采用网状问卷调查方式分析了宗教信仰对草地功能和管理模式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宗教信仰对草地重要性、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一致性以及人与草地之间关系认知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所有宗教信仰者均认为人为因素是草地退化的主要因素。宗教信仰对草地管理模式的影响较为复杂,佛教信仰者对草地管理模式了解程度最高,基督教信仰者最小;道教信仰者对目前草地管理模式下的生活现状满意度最高,基督教信仰者的满意度最低;佛教信仰者认为草地管理模式需要改变的比例最大;基督教信仰者认为改变草地管理模式主要原因是保护生活环境,而佛教、伊斯兰教和道教信仰者认为提高收入和便于孩子入学是改变草地管理模式的主要原因。说明宗教信仰对草地功能和管理模式认知既具有分异性,又具有趋同性。 |
其他语种文摘
|
The religion affects the ability of people to recognize the natural things by specific religious rites and activities.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religion on people’s cognition of grassland Function and Management pattern in the Gannan region.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religious believers showed an obvious difference in importance of grassland,agreement between productive function and ecological function of grassland,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grassland;however,all religious believers considered anthropic factor as main driver causing grassland degradation.This study also showed that the effect of religion on management pattern of grassland showed a complicated trend,indicating that the Buddhist believers paid a highest attention to management pattern of grassland,while the Christian believers showed the lowest attention;the Taoism believers were most satisfactory with current life under present grassland management,while the Catholic believers showed the lowest satisfaction;Most Buddhist believers agreed to reform the present management pattern of grassland.Reforming of present management pattern of grassland was encouraged by protecting environment for Christian believers and by increasing income and good education of children for Buddhism,Islam,Taoism believers.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religion believers not only shared in a common for cognition of grassland Function and Management pattern,but also showed a difference. |
来源
|
草业科学
,2011,28(6):1173-1180 【扩展库】
|
关键词
|
宗教信仰
;
草地功能
;
草地管理模式
;
认知
|
地址
|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20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研究性论文 |
ISSN
|
1001-0629 |
学科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基金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
国家行业公益项目
;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
|
文献收藏号
|
CSCD:4220148
|
参考文献 共
36
共2页
|
1.
梁晓俭. 东方宗教思想与生态环境保护.
世界宗教研究,2006(1):8-14
|
CSCD被引
1
次
|
|
|
|
2.
李寒冰. 宗教与生态保护的双向价值涵盖.
青海社会科学,2003(3):94-96
|
CSCD被引
1
次
|
|
|
|
3.
马寿荣. 都市民族社区的宗教生活与文化认同---昆明顺城街回族社区调查.
思想战线,2003,29(4):89-92
|
CSCD被引
1
次
|
|
|
|
4.
赖品超. 宗教与生态关怀.
江海学刊,2002(3):37-42
|
CSCD被引
1
次
|
|
|
|
5.
王汝发. 西部少数民族宗教的生态观与西部生态环境建设.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11):11-15
|
CSCD被引
2
次
|
|
|
|
6.
赵爽. 浅谈中国古代宗教中的生态智慧.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305-306
|
CSCD被引
1
次
|
|
|
|
7.
张建芳. 试析宗教生态伦理在自然生态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宁夏社会科学,2007(1):80-83
|
CSCD被引
1
次
|
|
|
|
8.
陆群. 宗教保护生态论.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1):52-55
|
CSCD被引
1
次
|
|
|
|
9.
李磊. 生态危机的宗教根源---莫尔特曼生态思想论述.
自然辨证法研究,2004,20(9):16-18
|
CSCD被引
1
次
|
|
|
|
10.
何星亮.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1):48-56
|
CSCD被引
3
次
|
|
|
|
11.
李毓堂. 草产业和牧区畜牧业改革发展30年.
草业科学,2009,26(1):3-7
|
CSCD被引
12
次
|
|
|
|
12.
周道玮. 中国北方草地生态系统管理问题与对策.
中国草地,2004,26(1):57-64
|
CSCD被引
17
次
|
|
|
|
13.
马雄. 浅谈甘南高原草地现状及保护对策.
草业科学,2010,27(10):182-184
|
CSCD被引
5
次
|
|
|
|
14.
孙海涛. 甘南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甘肃农业,2004(11):85
|
CSCD被引
2
次
|
|
|
|
15.
王效勤. 甘南宗教现状与社会稳定研究.
甘肃高师学报,2009,14(6):120-122
|
CSCD被引
1
次
|
|
|
|
16.
陈敏. 黄河水源区首曲湿地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初步估算.
草业科学,2010,27(5):10-14
|
CSCD被引
8
次
|
|
|
|
17.
郭正刚. 甘南草地类型的生态经济价值与功能及其分类经营.
山地学报,2004,22(6):655-660
|
CSCD被引
13
次
|
|
|
|
18.
关海丽. 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
新西部,2008(16):252-252
|
CSCD被引
1
次
|
|
|
|
19.
蔡海榕. 佛教文化化解当代中年知识分子心理压力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浙江佛教,2005(1):3-12
|
CSCD被引
1
次
|
|
|
|
20.
吴俊. 论宗教信仰与宗教行为的分离---以"中国汉民族宗教体验调查"为例.
世界宗教研究,2008(4):118-127
|
CSCD被引
1
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