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海地区过去500年来古温度重建: 来自沉积物纤维素结合碳酸盐氧同位素的证据
查看参考文献58篇
文摘
|
利用连续流同位素质谱仪测定了草海沉积物柱芯碳酸盐和纤维素氧同位素比值.依据纤维素和湖水氧同位素之间稳定的分馏值定量恢复了历史时期草海湖水氧同位素组成,在此基础上结合碳酸盐氧同位素组成,运用Craig方程恢复了草海地区过去500年来古温度变化历史.结果表明恢复的1950年以来的温度变化与草海地区获得的气温记录(年平均)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草海地区在过去500年存在四个明显的冷期: 1540~1570AD,1670~1715 AD,1780~1870 AD及1900~1930 AD,其中前三个冷期发生在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小冰期时段.重建的四个冷期与邻近地区泥炭、冰芯、树轮、历史文献及湖泊沉积记录的冷期基本一致,特别是与西南地区红原泥炭纤维素氧同位素记录的温度变化曲线相吻合;恢复的草海地区过去500年古温度变化曲线与印度夏季风变化及太阳活动强度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中1670~1715AD和1780~1870AD冷期分别对应于Maunder 和Dalton 太阳活动极小期. 这些结果表明纤维素氧同位素结合碳酸盐氧同位素是一种有效的古温度指示剂,同时也为现代小冰期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存在提供了直接证据. |
来源
|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4,44(2):250-258 【核心库】
|
关键词
|
温度
;
小冰期
;
碳酸盐氧同位素
;
纤维素氧同位素
;
草海
|
地址
|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外生成矿与矿山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贵阳, 550002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550002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研究性论文 |
ISSN
|
1674-7240 |
学科
|
地质学;海洋学 |
基金
|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
文献收藏号
|
CSCD:5061168
|
参考文献 共
58
共3页
|
1.
洪业汤. 太阳辐射驱动气候变化的泥炭氧同位素证据.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1999,29:527-531
|
CSCD被引
29
次
|
|
|
|
2.
罗维均. 中国大气降水δ~(18)O区域特征及其对古气候研究的意义.
地球与环境,2008,36:47-55
|
CSCD被引
20
次
|
|
|
|
3.
王绍武. 中国小冰期的气候.
第四纪研究,1998,1:54-64
|
CSCD被引
126
次
|
|
|
|
4.
王苏民.
中国湖泊志,1998
|
CSCD被引
455
次
|
|
|
|
5.
王苏民. 我们小冰期盛期的气候环境.
湖泊科学,2003,15:369-376
|
CSCD被引
25
次
|
|
|
|
6.
姚檀栋. 从古里雅冰芯与祁连山树轮记录看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
第四纪研究,2001,21:514-519
|
CSCD被引
46
次
|
|
|
|
7.
郑淑惠. 我国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研究.
科学通报,1983,28:801-806
|
CSCD被引
31
次
|
|
|
|
8.
朱正杰. 云南程海沉积物碳酸盐来源辨识.
湖泊科学,2009,21:382-386
|
CSCD被引
10
次
|
|
|
|
9.
朱正杰. 湖泊沉积物α-纤维素提取方法.
沉积学报,2009,27:36-39
|
CSCD被引
3
次
|
|
|
|
10.
朱正杰. 贵州草海沉积物纤维素氧同位素研究及其古环境意义.
地球与环境,2010,38:8-13
|
CSCD被引
6
次
|
|
|
|
11.
竺可桢.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中国科学A辑,1973,2:168-189
|
CSCD被引
30
次
|
|
|
|
12.
Abbott M B. Holocene hydrological reconstructions from stable isotopes and paleolimnology, Cordillera Real, Bolivia.
Quat Sci Rev,2000,19:1801-1820
|
CSCD被引
7
次
|
|
|
|
13.
Anderson L. Regional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change in the North Pacific during the Holocene inferred from lacustrine carbonate oxygen isotopes, Yukon Territory, Canada.
Quat Res,2005,64:21-35
|
CSCD被引
3
次
|
|
|
|
14.
Aucour A M. Oxygen isotopes in cellulose from modern and quaternary intertropical peatbogs: Implications for palaeohydrology.
Chem Geol,1996,129:341-359
|
CSCD被引
5
次
|
|
|
|
15.
Bard E. Solar irradiance during the last 1200 years based on cosmogenic nuclides.
Tellus,2000,52:985-992
|
CSCD被引
31
次
|
|
|
|
16.
Chen J A. The 'Little Ice Age' recorded by sediment chemistry in Lake Erhai, Southwest China.
Holocene,2005,15:925-931
|
CSCD被引
2
次
|
|
|
|
17.
Craig H. The measurement of oxygen isotope palaeotemperatures.
Stable Isotopes in Oceanographic Studies and Palaeotemperatures,1965:161-182
|
CSCD被引
19
次
|
|
|
|
18.
Crowley T J. Causes of climate change over the past 1000 years.
Science,2000,289:270-276
|
CSCD被引
137
次
|
|
|
|
19.
Dansgaard W. Stable isotopes in precipitation.
Tellus,1964,16:436-468
|
CSCD被引
680
次
|
|
|
|
20.
Dean W E. The carbon cycle and biogeochemical dynamics in lake sediments.
J Paleolimn,1999,21:375-393
|
CSCD被引
48
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