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高速公路网通达性与城镇空间结构发展
Expressway Network Accessibility Analysis and Structured Change of Urban System in Yangtze Delta Megalopolis
查看参考文献25篇
文摘
|
本文以通达性为度量,探索长江三角洲地区高速公路网络建设与区域城镇体系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通过网络分析概括高速公路系统发展状态,以距离通达性度量节点城市间的沟通程度,以潜能通达性分析网络建设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并通过多时间断面的比较分析,揭示2000-2015期间通达性空间演变历程.并且,在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比较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快速交通通达性空间发展与全球化背景下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变化,讨论了区域发展与高速公路网络建设之间的几个基本特征和作用关系. |
其他语种文摘
|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a co-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transport network construction in Yangtze River Delta,by measuring the expressway accessibility development from 2000 to 2015.Network indicators were used to summarize the expressway constructing process.Accessibility measured by traveling distanc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nnectivity between node cities.Economically and demographically weighted accessibility shows the attractive and emissive effects through the network in regional development.Furthermore,a comparison was conducted between the regional network accessibility improvement and regional urban system change under globalization.Some principal interactions between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transport network were concluded and a forecast for the next 10 years was given. |
来源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29(2):241-248 【核心库】
|
关键词
|
通达性分析
;
高速公路
;
长江三角洲
;
城镇体系
;
区域发展
|
地址
|
曼彻斯特大学,环境与发展学院,规划与景观系, 英国, 139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研究性论文 |
ISSN
|
1007-6301 |
学科
|
社会科学总论 |
文献收藏号
|
CSCD:3836075
|
参考文献 共
25
共2页
|
1.
.
江苏省交通图,2006
|
CSCD被引
1
次
|
|
|
|
2.
.
浙江省公路交通规划图,2003
|
CSCD被引
1
次
|
|
|
|
3.
.
上海高速公路网规划图,1999:6
|
CSCD被引
1
次
|
|
|
|
4.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
|
CSCD被引
2
次
|
|
|
|
5.
王法辉. 中国航空客运网络的空间演化模式研究.
地理科学,2003,5:519-525
|
CSCD被引
53
次
|
|
|
|
6.
金凤君. 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
地理学报,2004,59(2):293-302
|
CSCD被引
169
次
|
|
|
|
7.
曹小曙. 中国干线公路网络联结的城市通达性.
地理学报,2005,60(6):903-910
|
CSCD被引
107
次
|
|
|
|
8.
罗鹏飞. 高速铁路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研究:以沪宁地区为例.
经济地理,2004,3:407-411
|
CSCD被引
1
次
|
|
|
|
9.
徐德. 高等级公路网建设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以江苏省为例.
经济地理,2004,6:830-833
|
CSCD被引
1
次
|
|
|
|
10.
麻清源. 基于网络分析的交通网络评价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人文地理,2006,21(4):113-116
|
CSCD被引
8
次
|
|
|
|
11.
张兵. 湖南公路网络演变的可达性评价.
经济地理,2006,26(5):776-779
|
CSCD被引
19
次
|
|
|
|
12.
牛树海. 高速公路网络化的时空收敛效应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人文地理,2005,6:106-110
|
CSCD被引
1
次
|
|
|
|
13.
曹小曙. 20世纪走廊及交通运输走廊研究进展.
城市规划,2003,27(1):50-56
|
CSCD被引
14
次
|
|
|
|
14.
李平. 穗港走廊通达性及其空间格局分析.
中山大学学报,2006,45(3):100-104
|
CSCD被引
5
次
|
|
|
|
15.
王德. 沪宁杭地区城市:日交流圈的划分与研究.
城市规划汇刊,2001,5:38-44
|
CSCD被引
1
次
|
|
|
|
16.
张莉. 基于陆路交通网的区域可达性评价——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地理学报,2006,61(12):1235-1246
|
CSCD被引
94
次
|
|
|
|
17.
吴威. 长江三角洲公路网络的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地理学报,2006,61(10):1065-1074
|
CSCD被引
99
次
|
|
|
|
18.
李平华. 可达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地理科学进展,2005,24(3):69-76
|
CSCD被引
124
次
|
|
|
|
19.
张敏. 长江三角洲全球城市区空间建构.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6):787-792
|
CSCD被引
8
次
|
|
|
|
20.
甄峰. 全球化、区域化与江苏沿江区域空间重构.
城市规划,2006,3(9):31-35
|
CSCD被引
6
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