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关于我们

返回检索结果

变色秋海棠的繁殖栽培

查看参考文献8篇

文摘 利用播种、扦插和组织培养3种方式繁殖变色秋海棠均获得成功。播种繁殖的发芽率约60%;在3种不同的叶插繁殖中,以锥形叶插成活率最高;组织培养以叶片为外植体、MS+BA 1+NAA 0.1固体发芽培养基较好,从外植体直接分化出芽原基和新芽,属于器官型再生方式。利用密闭容器栽培法或类似此种方法栽培变色秋海棠,取得较好效果。
来源 广西植物 ,2001,21(4):375 【核心库】
关键词 变色秋海棠 ; 繁殖 ; 栽培
地址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昆明植物园, 云南, 昆明, 650204

语种 中文
文献类型 研究性论文
ISSN 1000-3142
学科 园艺
基金 云南省青年基金
文献收藏号 CSCD:617837

参考文献 共 8 共1页

1.  田代科. 硕士论文,1999 被引 1    
2.  李光晨. 园艺通论,1998:291 被引 1    
3.  谭文澄. 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991:494 被引 1    
4.  郑若仙. 云南植物研究,1985,7(1):125 被引 4    
5.  刘玉贞. 植物生理学通讯,1985(3):30 被引 1    
6.  梅贝坚. 植物生理学通讯,1987(2):27 被引 2    
7.  王润珍. 广西植物,1990,10(2):161 被引 1    
8.  桂耀林. 植物生理学通讯,1985,27(5):550 被引 1    
引证文献 5

1 何惠英 大岩桐的繁殖方法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3,22(1):35-36,49
被引 1

2 李景秀 云南秋海棠属植物叶片横切面比较解剖研究 广西植物,2007,27(4):543-550
被引 6

显示所有5篇文献

论文科学数据集
PlumX Metrics
相关文献

 作者相关
 关键词相关
 参考文献相关

iAuthor 链接
田代科 0000-0001-5387-5300
版权所有 ©2008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系电话:(010)82627496 E-mail:cscd@mail.las.ac.cn 京ICP备05002861号-4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