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情境下儿童的分配公平性
Children's distributive justice in group context
查看参考文献142篇
文摘
|
群体情境下儿童的资源分配决策受到群体身份、群体地位和群体规范的影响。在群体因素与公平分配之间,儿童或坚持公平正义,或偏向群体利益。这三种群体因素对儿童的分配公平性均造成了影响;个体因素也会影响群体情境下儿童的分配决策。未来研究应对群体因素多加关注,通过操控分配情境中的群体信息,尝试探讨三种群体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进一步了解复杂的群体情境下儿童的分配公平性。群体情境下影响分配公平性的个体因素也是需要未来研究逐一验证和讨论的问题。 |
其他语种文摘
|
Children's resource allocation in group context is affected by group factors such as group identification, group status and group norms. Faced with the conflicts between group factors and fairness, some children stick to fairness, while others vary their decisions. These three group factors influence children's allocation decisions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individual factors are also involved when children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group context. Future studies should take group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 especially how the three factor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to make more sense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in group context. Individual factors that matter in group context are also to be explored. |
来源
|
心理科学进展
,2022,30(9):2004-2019 【核心库】
|
DOI
|
10.3724/SP.J.1042.2022.01993
|
关键词
|
群体情境
;
资源分配
;
公平
;
儿童
|
地址
|
1.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 北京, 100049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研究性论文 |
ISSN
|
1671-3710 |
学科
|
社会科学总论 |
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资助。
|
文献收藏号
|
CSCD:7299586
|
参考文献 共
142
共8页
|
1.
陈童. 儿童的分配公平性:心理理论的作用.
心理科学进展,2017,25(8):1299-1309
|
CSCD被引
3
次
|
|
|
|
2.
高凤阳. 儿童对分配公平性的理解:发展特征、机制和影响因素.
心理研究,2015,8(5):40-48
|
CSCD被引
3
次
|
|
|
|
3.
侯玉波.
社会心理学,2013
|
CSCD被引
3
次
|
|
|
|
4.
李晶. 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合作行为.
心理学报,2014,46(9):1301-1316
|
CSCD被引
10
次
|
|
|
|
5.
梁福成. 不同分配情境下儿童公平行为的发展.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31(6):648-653
|
CSCD被引
7
次
|
|
|
|
6.
林小霞. 3~8岁儿童在社会权力不平等情境下分配行为的发展特点:心理理论的作用.
见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314-315
|
CSCD被引
2
次
|
|
|
|
7.
刘国雄. 儿童对社会规则的认知发展研究述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1(3):65-71
|
CSCD被引
1
次
|
|
|
|
8.
刘璐. 儿童在不同卷入情境下基于资源价值的分配行为特点:内群体偏爱的作用.
心理学报,2019,51(5):584-597
|
CSCD被引
8
次
|
|
|
|
9.
刘文. 4~8岁儿童公平认知与行为差距:社会比较的作用.
心理学报,2017,49(12):1504-1512
|
CSCD被引
5
次
|
|
|
|
10.
刘文. 2~3岁儿童在分配情境下的公平敏感性.
心理学报,2015,47(11):1341-1348
|
CSCD被引
2
次
|
|
|
|
11.
聂瑞虹. 人际关系与高中生内外化问题的关系:自尊的中介及性别的调节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33(6):708-718
|
CSCD被引
6
次
|
|
|
|
12.
王斯. 儿童面对不同对象的公平性选择:心理理论的作用.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4):26-32
|
CSCD被引
6
次
|
|
|
|
13.
王斯. 从理解到使用:心理理论与儿童不同情境中的分配公平性.
心理学报,2013,45(11):1242-1512
|
CSCD被引
11
次
|
|
|
|
14.
王笑楠. 竞争和合作对学龄前儿童分配模式的影响:心理理论和抑制控制的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9,35(4):385-392
|
CSCD被引
5
次
|
|
|
|
15.
肖雪. 内群体偏爱与儿童基于贡献的分配公平性:心理理论的调节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37(4):498-507
|
CSCD被引
3
次
|
|
|
|
16.
张亮. 5~6岁幼儿公平分配行为及其认知研究.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6):92-96
|
CSCD被引
1
次
|
|
|
|
17.
张雪. 基于贡献原则的幼儿分配公平性.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1):1740-1746
|
CSCD被引
4
次
|
|
|
|
18.
朱丽雯. 儿童心理理论与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研究.
见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5:427
|
CSCD被引
1
次
|
|
|
|
19.
Abrams D.
A social psychologic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social inclusion and exclusion,2005
|
CSCD被引
1
次
|
|
|
|
20.
Abrams D. The development of subjective group dynamics: Children's judgments of normative and deviant in-group and out-group individuals.
Child Development,2003,74(6):1840-1856
|
CSCD被引
2
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