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地块南缘及邻区大陆动力成矿系统、成矿系列特征与找矿方向
查看参考文献35篇
文摘
|
采用大陆动力成矿系统-成矿系列-矿床组合的地球化学类型及矿石建造的系统研究与分析方法,对扬子地块南缘及邻区大陆动力成矿系统与成矿系列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区大陆动力成矿系统有震旦-寒武纪大陆伸展动力成矿系统、泥盆纪-中三叠世大陆伸展动力成矿系统、中生代(热点构造)垂向大陆动力成矿系统和大陆挤压收缩动力成矿系统,提出该区12个成矿系列及其相应矿床组合的地球化学类型和矿石建造类型,指出今后的找矿方向。 |
来源
|
矿物学报
,2001,21(4):561 【核心库】
|
关键词
|
大陆动力成矿系统
;
成矿系列
;
矿床组合的地球化学类型
;
矿石建造
;
扬子地块南缘
|
地址
|
中科院贵阳地球化学所, 矿床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 贵州, 贵阳, 550002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研究性论文 |
ISSN
|
1000-4734 |
学科
|
地质学 |
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
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
;
国家973计划
|
文献收藏号
|
CSCD:690670
|
参考文献 共
35
共2页
|
1.
程裕祺.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79(1):32
|
CSCD被引
4
次
|
|
|
|
2.
於崇文.
地学前缘,1994,1(3):54
|
CSCD被引
41
次
|
|
|
|
3.
翟裕生.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999:77
|
CSCD被引
2
次
|
|
|
|
4.
翟裕生. 论成矿系统.
地学前缘,1999,16(1):13
|
CSCD被引
154
次
|
|
|
|
5.
李人澍.
成矿系统分析的理论与实践,1996:5
|
CSCD被引
1
次
|
|
|
|
6.
李人澍. 成矿系统的结构与聚矿功能.
地学前缘,1999,6(1):103
|
CSCD被引
9
次
|
|
|
|
7.
祁思敬. 南秦岭晚古生代海底喷气-沉积成矿系统.
地学前缘,1999,16(1):171
|
CSCD被引
33
次
|
|
|
|
8.
韩发. Sedex型矿床成矿系统.
地学前缘,1999,16(1):139
|
CSCD被引
55
次
|
|
|
|
9.
方维萱.
西北地质,1998,19(3):11
|
CSCD被引
4
次
|
|
|
|
10.
方维萱.
西北地质科学,1999,20(2):1
|
CSCD被引
12
次
|
|
|
|
11.
方维萱.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年报,2001:104
|
CSCD被引
1
次
|
|
|
|
12.
候增谦.
地学前缘,1996,3:263
|
CSCD被引
1
次
|
|
|
|
13.
候增谦.
矿床地质,1998,17(2)
|
CSCD被引
1
次
|
|
|
|
14.
Fang Weixuan.
地质学报,2000,74(3):458
|
CSCD被引
1
次
|
|
|
|
15.
Fang Weixuan.
地学前缘,2000,7(Suppl):413
|
CSCD被引
1
次
|
|
|
|
16.
Fang Weixuan.
Extended Abstracts of The Second World Chinese Conference on Geological Conferences,2000:A440
|
CSCD被引
1
次
|
|
|
|
17.
方维萱. 初论特提斯构造域一些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集中区聚矿构造.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0,19(4):409
|
CSCD被引
3
次
|
|
|
|
18.
吴根耀.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0,24(2):1121
|
CSCD被引
1
次
|
|
|
|
19.
方维萱.
西北地质科学,1999,20(2):17
|
CSCD被引
22
次
|
|
|
|
20.
张爱云.
海相黑色页岩建造地球化学与成矿意义,1987:1
|
CSCD被引
25
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