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Overview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on syndrome of stagnation of liver qi and spleen deficiency of depression
查看参考文献29篇
文摘
|
肝郁脾虚证是抑郁症的核心证候,文章从流行病学研究、诊断研究、治疗研究、机制研究4个方面对肝郁脾虚抑郁症进行了简要综述,指出:抑郁症肝郁脾虚证“以肝为主”论治的各项研究较为丰富,但是疗效的进一步提高依然遇到了瓶颈,“以脾为主”论治肝郁脾虚型抑郁症可能新的方向,希望可启发读者对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在病理机制研究及临床治疗等方面的新思路。 |
其他语种文摘
|
The syndrome of stagnation of liver qi and spleen deficiency is the core syndrome of depression.This article briefly summarized the depression of syndrome of stagnation of liver qi and spleen deficiency from four aspects,namely,epidemiology,diagnosis,treatment and mechanism research.It points out that the research on ‘give priority to liver' about the syndrome of stagnation of liver qi and spleen deficiency is rich,but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still meets a bottleneck.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with syndrome of stagnation of liver qi and spleen deficiency on ‘give priority to spleen' may be a new direction.It is hoped that the new direction of depression can inspire readers to study the pathological mechanism and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syndrome of stagnation of liver qi and spleen deficiency. |
来源
|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36(1):335-338 【核心库】
|
关键词
|
抑郁症
;
肝郁脾虚证
;
中医药研究
;
流行病学
;
诊断
;
治疗
;
机制
|
地址
|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北京, 100010
2.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
3.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101
4.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北京, 100078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综述型 |
ISSN
|
1673-1727 |
学科
|
中国医学 |
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文献收藏号
|
CSCD:6894281
|
参考文献 共
29
共2页
|
1.
尹冬青. 15196例抑郁症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特点的文献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2):279-282
|
CSCD被引
14
次
|
|
|
|
2.
李德智. 抑郁症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文献研究.
光明中医,2018,33(19):2781-2783
|
CSCD被引
7
次
|
|
|
|
3.
刘杰. 120例难治性抑郁症中医征候分析.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4):723-725
|
CSCD被引
3
次
|
|
|
|
4.
章洪流. 抑郁症中医证型的近10年文献分析.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3):79-81
|
CSCD被引
10
次
|
|
|
|
5.
郑开梅. 抑郁症中医证候学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5(3):170-171
|
CSCD被引
4
次
|
|
|
|
6.
杨关林. 抑郁症中医证候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2):180-181
|
CSCD被引
4
次
|
|
|
|
7.
张海男. 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类型第一轮专家问卷分析.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2,27(6):519-521
|
CSCD被引
12
次
|
|
|
|
8.
董洪坦. 肝郁脾虚抑郁症研究进展.
环球中医药,2014,7(2):146-150
|
CSCD被引
3
次
|
|
|
|
9.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2008:301
|
CSCD被引
1
次
|
|
|
|
10.
陈泽奇. 抑郁症肝郁脾虚证证候标准专家问卷分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20):10-12
|
CSCD被引
4
次
|
|
|
|
11.
陈珍贵. 抑郁症肝郁气滞证及肝郁脾虚证证候标准的研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21):18-22
|
CSCD被引
5
次
|
|
|
|
12.
张宇翔. 基于关联规则和熵聚类算法的抑郁症肝郁脾虚证患者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9):781-786
|
CSCD被引
3
次
|
|
|
|
13.
吕志国.
疏肝解郁健脾法治疗抑郁症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研究,2011
|
CSCD被引
1
次
|
|
|
|
14.
陈绍云. 甘麦大枣汤合四逆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中国医学工程,2016,24(5):107-108
|
CSCD被引
1
次
|
|
|
|
15.
李雅新.
舒肝健脾安神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临床疗效评价研究,2018
|
CSCD被引
1
次
|
|
|
|
16.
徐磊.
应用抑郁方治疗抑郁症(肝郁脾虚证)临床研究,2013
|
CSCD被引
1
次
|
|
|
|
17.
张培智. 金香疏肝片治疗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的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平行对照研究.
世界临床药物,2014,35(7):399-403,416
|
CSCD被引
4
次
|
|
|
|
18.
周博.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30例临床疗效观察.
天津中医药,2012,29(4):329-331
|
CSCD被引
1
次
|
|
|
|
19.
高庆华. 健脾疏肝法电针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1):135,139
|
CSCD被引
2
次
|
|
|
|
20.
高莹.
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2013
|
CSCD被引
2
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