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人口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floating change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查看参考文献25篇
文摘
|
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和社会经济数据、2015年12月13日-25日百度迁徙数据及地理空间数据等多源数据,从人口分布格局与流动格局两个角度,探讨近年京津冀地区人口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 2000-2010年,京津冀地区呈现出明显的由自然地理条件与交通区位因素影响下的人口疏密特征、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下的京津圈层特征,河北则缺少发育成熟的区域次级中心,京津冀地区人口普遍增加,且以人口显著增加为主要特征;②人口普查的长时段迁移数据分析发现,京津冀人口流动活力增强,人口流入格局更为集聚;百度迁徙的短时段数据分析发现,北京是人口流入和流出的高热城市,天津是人口流出的较热城市,北京、天津、廊坊三地之间人口流动最为活跃,且以北京为核心的城市间人口流动较为活跃;③人力资本积累、产业结构特征、城镇发展水平、基期的经济发展水平、乡村化指数、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地理交通区位和地形起伏特征,是京津冀县域常住人口长时段内集散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短时段人口流动方向与数量还受节假日与季节的叠加影响。从城市功能、场强、网络及其演化的综合视角,更有助于深化人口集疏变化的地理研究。 |
其他语种文摘
|
Based on multiple types of data and us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opulation change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BTH) region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population floating in long and short periods. The main results are summed up as follows: (1) BTH region presents an obviou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which is influenced by physi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traffic location factors; Beijing-Tianjin region reflects the prominent circle features, which is due to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ebei lacks a mature regional sub-center. From 2000 to 2010, the population of this region is characterized by a significant growth. (2)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e vitality of population floating has increased and the pattern of population floating is more concentrated. Ove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Beijing and Tianjin have become the hottest cities of population inflow and outflow respectively in China. The population floating among Beijing, Tianjin and Langfang is the most active, while the Beijing-centered population floating is relatively active. (3)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spatial-temporal change of population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include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urbanization, init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rurality and public services, geographical location, central city radiation and topographic relief. Holidays and seasons are the important superimposed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irection and quantity of short-term population movements. |
来源
|
地理研究
,2018,37(9):1802-1817 【核心库】
|
DOI
|
10.11821/dlyj201809012
|
关键词
|
人口变化
;
人口流动
;
时空格局
;
影响因素
;
京津冀
|
地址
|
1.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 北京, 100101
2.
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兰州, 730050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4.
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 北京, 100101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研究性论文 |
ISSN
|
1000-0585 |
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一般课题
;
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一般项目
|
文献收藏号
|
CSCD:6327894
|
参考文献 共
25
共2页
|
1.
潘倩. 近300年来中国人口变化及时空分布格局.
地理研究,2013,32(7):1291-1302
|
CSCD被引
20
次
|
|
|
|
2.
游珍. 珠三角地区人口分布时空格局及其变化特征.
热带地理,2013,33(2):156-163
|
CSCD被引
14
次
|
|
|
|
3.
杨剑. 浙江省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时空演变.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3):95-99
|
CSCD被引
10
次
|
|
|
|
4.
贾占华. 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经济地理,2016,36(12):60-68
|
CSCD被引
14
次
|
|
|
|
5.
龚胜生. 1982~2010年湖北省人口分布格局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24(5):728-734
|
CSCD被引
13
次
|
|
|
|
6.
马颖忆. 江苏省人口空间格局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6(4):134-141
|
CSCD被引
2
次
|
|
|
|
7.
杨强. 1935-2010年中国人口分布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
地理研究,2016,35(8):1547-1560
|
CSCD被引
42
次
|
|
|
|
8.
王婧. 中国县域城镇化发展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
地理学报,2016,71(4):621-636
|
CSCD被引
52
次
|
|
|
|
9.
钟炜菁. 上海市人口分布与空间活动的动态特征研究—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探索.
地理研究,2017,36(5):972-984
|
CSCD被引
63
次
|
|
|
|
10.
刘望保. 基于ICT的中国城市间人口日常流动空间格局——以百度迁徙为例.
地理学报,2016,71(10):1667-1679
|
CSCD被引
63
次
|
|
|
|
11.
封志明. 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疏过程与空间格局分析.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3,15(1):11-18
|
CSCD被引
17
次
|
|
|
|
12.
李国平. 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增长特征及其解释.
地理研究,2009,28(1):191-202
|
CSCD被引
15
次
|
|
|
|
13.
孙铁山. 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区域密度函数的实证研究.
地理学报,2009,64(8):956-966
|
CSCD被引
26
次
|
|
|
|
14.
张耀军. 京津冀区域近十年来人口分布格局研究:基于空间数据探索性分析方法.
西北人口,2014(3):43-46
|
CSCD被引
2
次
|
|
|
|
15.
王振坡. 京津冀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演进机理研究.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4(2):41-48
|
CSCD被引
3
次
|
|
|
|
16.
范晓莉. 京津冀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特征.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9):13-20
|
CSCD被引
8
次
|
|
|
|
17.
鲁继通. 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变动与城市化的空间发展态势:基于ROXY指数分析.
工业技术经济,2015(4):134-143
|
CSCD被引
2
次
|
|
|
|
18.
郑贞. 京津冀地区人口经济状况评价及空间分布模式分析.
人口学刊,2014,36(2):19-28
|
CSCD被引
5
次
|
|
|
|
19.
叶裕民. 京津冀都市圈人口流动与跨区域统筹城乡发展.
中国人口科学,2008(2):57-64
|
CSCD被引
9
次
|
|
|
|
20.
乔晓春. 中国跨省流动人口状况:基于"六普"数据的分析.
人口与发展,2013,19(1):13-28
|
CSCD被引
4
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