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花岗质岩浆作用与构造演化
查看参考文献176篇
文摘
|
华北克拉通南缘在晚中生代158~112Ma发生大规模的花岗质岩浆活动,以及同时期的钼-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通过分析这些花岗岩类岩石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精确的年代学研究成果,发现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在127Ma前后有明显差异:早期(158~128Ma)主要形成I型花岗岩,以不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亏损Y、Yb等重稀土元素为特征;晚期花岗岩(126~112Ma)更富硅和钾,Eu负异常明显,具有更高的Y、Yb含量和Rb/Sr比值,而Sr、δEu、 Sr/Y比值等明显降低,主要为A型和高分异I型花岗岩,Sr、Nd、Hf同位素组成相对早期的更亏损,并伴随少量基性岩浆岩的发育.两期花岗岩均主要形成于以华北克拉通结晶基底为主的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有幔源岩浆的参与;由早到晚,幔源组分显著增多.这些特征反映了地壳厚度有减薄的趋势,并在127Ma发生明显的减薄,证明127Ma是华北克拉通南缘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的关键时期;该时期的构造演化及岩浆作用,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幔源岩浆底侵从而引发的强烈壳幔相互作用有关,并促使岩石圈强烈伸展减薄. |
来源
|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7,47(11):1309-1328 【核心库】
|
DOI
|
10.1007/s11430-016-9069-0
|
关键词
|
华北克拉通南缘
;
晚中生代
;
花岗岩
;
物质来源
;
构造演化
|
地址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40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研究性论文 |
ISSN
|
1674-7240 |
学科
|
地质学 |
基金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文献收藏号
|
CSCD:6150180
|
参考文献 共
176
共9页
|
1.
包志伟. 东秦岭栾川铅锌银矿田辉长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成矿时代.
岩石学报,2009,25:2951-2956
|
CSCD被引
20
次
|
|
|
|
2.
陈衍景. 华北克拉通花岗绿岩地体中中生代金矿床的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1998,28:35-40
|
CSCD被引
69
次
|
|
|
|
3.
程知言. 河南鱼池岭钼矿有关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研究及其对成矿时代的制约.
高校地质学报,2013(3):403-414
|
CSCD被引
6
次
|
|
|
|
4.
戴宝章. 河南东沟钼矿花岗斑岩成因: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Sr-Nd-Hf同位素制约.
岩石学报,2009,25:2889-2901
|
CSCD被引
28
次
|
|
|
|
5.
段友强. 华北克拉通南缘张士英岩体大陆动力学背景:来自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的证据.
岩石学报,2015,31:1995-2008
|
CSCD被引
10
次
|
|
|
|
6.
高昕宇. 华北陆块南缘小秦岭地区早白垩世埃达克质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地球化学,2012,41:303-325
|
CSCD被引
22
次
|
|
|
|
7.
高昕宇. 华北陆块南缘中生代合峪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岩石学报,2010,26:3485-3506
|
CSCD被引
29
次
|
|
|
|
8.
高昕宇.
华北克拉通南缘外方山和伏牛山地区早白垩世花岗岩成因研究.博士学位论文,2012:1-161
|
CSCD被引
2
次
|
|
|
|
9.
高亚龙. 东秦岭石窑沟斑岩钼矿床地质特征及辉钼矿Re-Os年龄.
岩石学报,2010,26:729-739
|
CSCD被引
27
次
|
|
|
|
10.
郭波. 华北陆块南缘华山和合峪花岗岩岩体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组成与成岩动力学背景.
岩石学报,2009,25:265-281
|
CSCD被引
85
次
|
|
|
|
11.
郭敬辉. 苏鲁超高压带北部中生代岩浆侵入活动与同碰撞—碰撞后构造过程:锆石U-Pb年代学.
岩石学报,2005,4:1281-1301
|
CSCD被引
157
次
|
|
|
|
12.
胡芳芳. 胶东乳山含金石英脉的成矿年龄:热液锆石SHRIMP法U-Pb测定.
科学通报,2004,49:183-205
|
CSCD被引
1
次
|
|
|
|
13.
胡芳芳. 鲁东昆嵛山地区宫家辉长闪长岩成因: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制约.
岩石学报,2007,23:369-380
|
CSCD被引
22
次
|
|
|
|
14.
黄典豪. 东秦岭钼矿带内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机制及成矿构造背景.
地质学报,2009,83:1968-1984
|
CSCD被引
60
次
|
|
|
|
15.
黄凡. 河南汝阳地区竹园沟钼矿地质特征,成矿时代及地质意义.
地质通报,2010,29:1704-1711
|
CSCD被引
8
次
|
|
|
|
16.
黄萱. 陕西地区岩浆岩Nd,Sr同位素特征及其与大地构造发展的联系.
岩石学报,1990(2):1-11
|
CSCD被引
76
次
|
|
|
|
17.
焦建刚. 陕西华县八里坡钼矿床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地质学报,2009,83:1159-1166
|
CSCD被引
25
次
|
|
|
|
18.
柯昌辉. 华北地块南缘黑山-木龙沟地区中酸性岩的锆石U-Pb年龄、岩石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研究.
岩石学报,2013,29:781-800
|
CSCD被引
8
次
|
|
|
|
19.
赖相濡.
熊耳山-外方山地区中生代花岗质岩石对金成矿作用的约束.硕士学位论文,2015:1-57
|
CSCD被引
1
次
|
|
|
|
20.
李创举. 河南舞阳南部张士英岩体的地球化学与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0,34:435-443
|
CSCD被引
12
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