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对分析的区域生态文化健康评价——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
Regional eco-cultural health assessment based on set pair analysis: A case study of Dali Bai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Yunnan Province
查看参考文献49篇
文摘
|
生态文化健康是衡量区域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准则。本文以云南省生态城镇建设区——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基于生态—文化耦合系统可持续性视角构建生态文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集对分析和信息熵开展县域尺度定量评价,并通过分析各县市自然、文化健康组合状况,开展相应的管控发展战略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大理州生态文化健康水平呈现西部高于东部、北部优于南部的整体特征,云龙县生态文化健康水平为全州最高,祥云县最低。根据各县市的生态文化健康因子组合特征将12个县市分为四类发展战略区,即生态文化协同保护区、生态文化均衡发展区、生态恢复优先区、文化建设优先区。本文提出的生态文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其他语种文摘
|
Eco-cultural health (ECH)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naturalecological and social-cultural systems. Taking Dali Bai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Yunnan Province,China as a case study area,this study built an eco-cultural health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by focusing 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coupled ecological-cultural system. It then applied the index in the county scale evaluation through set pair analysis and information entropy methods. Status of ecological health and cultural health are jointly analyzed to conduct a corresponding strategic development zoning for the coun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ECH in the western and northern parts of the prefecture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eastern and southern parts. Yunlong County had the highest value of ECH,and Xiangyun County was the lowest. According to the eco-cultural health and its factors of all counties,the prefec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rategic development zones—eco-cultural synergistic reservation zone,eco-cultural balanced development zone,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iority zone,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priority zone. This study may hav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formulating a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the area. |
来源
|
地理科学进展
,2017,36(10):1270-1280 【核心库】
|
DOI
|
10.18306/dlkxjz.2017.10.009
|
关键词
|
生态文化健康
;
集对分析
;
发展战略分区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地址
|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1
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圳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1
3.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 深圳, 518055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研究性论文 |
ISSN
|
1007-6301 |
学科
|
自然地理学;社会与环境 |
基金
|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课题
|
文献收藏号
|
CSCD:6098408
|
参考文献 共
49
共3页
|
1.
陈高.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估监测.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5):605-610
|
CSCD被引
51
次
|
|
|
|
2.
陈克龙. 西宁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地理研究,2010,29(2):214-222
|
CSCD被引
32
次
|
|
|
|
3.
崔保山.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I.理论.
生态学报,2002,22(7):1005-1011
|
CSCD被引
99
次
|
|
|
|
4.
戴全厚. 侵蚀环境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健康定量评价.
生态学报,2006,26(7):2219-2228
|
CSCD被引
22
次
|
|
|
|
5.
傅伯杰.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生态学报,2001,21(11):1885-1892
|
CSCD被引
136
次
|
|
|
|
6.
高占国. 多尺度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以宁波市为例.
生态学报,2010,30(7):1706-1717
|
CSCD被引
11
次
|
|
|
|
7.
郭秀锐.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
中国环境科学,2002,22(6):525-529
|
CSCD被引
103
次
|
|
|
|
8.
韩瑞玲. 基于集对分析的鞍山市人地系统脆弱性评估.
地理科学进展,2012,31(3):344-352
|
CSCD被引
22
次
|
|
|
|
9.
韩增林. 基于集对分析的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条件评价.
地理科学进展,2014,33(9):1167-1176
|
CSCD被引
7
次
|
|
|
|
10.
郝璐. 北方草地畜牧业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与诊断.
生态学报,2008,28(4):1456-1465
|
CSCD被引
11
次
|
|
|
|
11.
李春晖. 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2008,27(1):9-17
|
CSCD被引
27
次
|
|
|
|
12.
刘建军.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
环境科学研究,2002,15(1):41-44
|
CSCD被引
40
次
|
|
|
|
13.
刘焱序.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
生态学报,2015,35(18):5920-5930
|
CSCD被引
44
次
|
|
|
|
14.
刘焱序. 东北林区生态系统服务与健康协同分析.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6):761-771
|
CSCD被引
14
次
|
|
|
|
15.
马克明.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与方向.
生态学报,2001,21(12):2106-2116
|
CSCD被引
172
次
|
|
|
|
16.
彭建. 基于要素-结构-功能的生态功能分区---以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
生态学杂志,2016,35(8):2251-2259
|
CSCD被引
17
次
|
|
|
|
17.
彭建. 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方法与进展.
生态学报,2007,27(11):4877-4885
|
CSCD被引
83
次
|
|
|
|
18.
苏飞. 基于集对分析的大庆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
地理学报,2010,65(4):454-464
|
CSCD被引
74
次
|
|
|
|
19.
苏美蓉. 基于生命力指数与集对分析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2):122-128
|
CSCD被引
10
次
|
|
|
|
20.
苏美蓉. 一种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2):269-274
|
CSCD被引
1
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