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
用高速阴影摄影技术研究了爆轰加载下K9玻璃样品中波的传播和压缩区内损伤破坏的物理图象和规律。实验中观测到冲击波阵面后有一个移动速度为2.1mm/μs~2.2mm/μs的黑色阴影区边界,即失效波(Failure wave);实验发现只有当冲击载荷接近材料的HEL时,在冲击波 和失效波之间的区域才有少量的微裂纹成核和长大,而在冲击载荷较低时却没有观察到;同时实验中观测到失效波萌生于被撞击面,并在两块玻璃的交界面上观测到失效波的再生。这些结果表明失效波的产生基本与冲击相变无关,主要与玻璃样品表面的初始损伤有关。 |
来源
|
爆炸与冲击
,2001,21(2):150 【核心库】
|
关键词
|
高速阴影技术
;
失效波
;
冲击波
|
地址
|
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流体物理所, 四川, 绵阳, 621900
2.
中科院力学所, 北京, 100080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研究性论文 |
ISSN
|
1001-1455 |
学科
|
力学 |
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基金
|
文献收藏号
|
CSCD:542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