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关于我们

返回检索结果

珠三角经济圈对外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
A Matching Analysis on the Foreign Economic Contact and Geo-economic Relationship of the Economic Circle PRD

查看参考文献21篇

文摘 引入克鲁格曼和信息化指数对城市引力模型进行修正,引入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经济、信息等指标对地缘经济关系测算指标体系进行优化.选取2007年城市市区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经济、信息等指标,对珠三角经济圈对外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关系进行了匹配分析.结果显示,总体经济联系较弱、竞争较强、匹配关系合理化程度不高.珠三角经济圈要进一步调整发展战略、推进产业的垂直与水平分工和转移、化竞争为互补关系、增强经济联系.
其他语种文摘 This paper revises city gravity model by using the index of Krugman and information indicators,and selects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industrial employees' per capita economic information and other indicators to make an optimization of the geo-economic relationship measurement index system.It also selects the indicators of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industrial employees' per capita economic information in 2007,and makes a matching analysis of the external economic links and geo-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PRD and 20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strong competition,overall the weak economic ties and unsatisfactory matching relations between PRD and 20 urban agglomerations.The PRD economic circle should readjus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promote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stributions of industrial labor and the transfer of laborers,change the relations from competition to mutual complementing and strengthen economic ties.
来源 地理科学进展 ,2010,29(2):208-216 【核心库】
关键词 对外经济联系 ; 地缘经济关系 ; 匹配 ; 经济圈 ; 珠三角
地址

中共湛江市委党校, 广东, 湛江, 524032

语种 中文
文献类型 研究性论文
ISSN 1007-6301
学科 社会科学总论
文献收藏号 CSCD:3836071

参考文献 共 21 共2页

1.  倪鹏飞.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08:406-413 CSCD被引 1    
2.  王德忠. 区域经济联系定量分析初探:以上海与苏锡常地区经济联系为例. 地理科学,1996,16(1):51-57 CSCD被引 61    
3.  李国平. 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的测度及分析. 经济地理,2001,21(1):33-37 CSCD被引 46    
4.  郑国. 山东半岛城市群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研究.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5):51-54 CSCD被引 21    
5.  温志宏. 广西地缘经济关系的评价. 广西财专学报,1998(1):38 CSCD被引 2    
6.  金玉国. 山西省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分析. 经济问题,2000(10):53-56 CSCD被引 3    
7.  张学波. 地缘经济关系测度与分析的理论方法探讨:以云南省为例.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6(4):34-39 CSCD被引 11    
8.  邵军. 空间分析:地缘经济关系评价的一种方法研究:以南京为例. 开发研究,2005(5):108-110 CSCD被引 3    
9.  丁洪建. 城市对外经济联系量与地缘经济关系的匹配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中国软科学,2008(3):44-51 CSCD被引 10    
10.  苗长虹. 河南省城市的经济联系方向与强度——兼论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与对外联系. 地理研究,2006,2(2):222-232 CSCD被引 62    
11.  刘承良. 武汉都市网经济联系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人文地理,2006,21(6):108-114 CSCD被引 7    
12.  刘承良. 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 地理研究,2007,26(1):197-209 CSCD被引 42    
13.  秦尊文. 武汉城市圈各城市间经济联系测度及其核心圈建设. 系统工程,2005,23(12):91-94 CSCD被引 5    
14.  熊剑平. 国外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研究进展. 世界地理研究,2006(3):63-71 CSCD被引 1    
15.  李连成. 基于交通改善的杭州与上海经济联系分析. 综合运输,2008(2):33-36 CSCD被引 3    
16.  李学鑫. 基于产业分工的中原城市群经济联系研究. 许昌学院学报,2009,28(2):131-134 CSCD被引 4    
17.  徐辉. 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西省经济区划与协调发展研究. 地理科学,2008,28(2):169-172 CSCD被引 15    
18.  国家统计信息中心. 中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测算与比较研究. 统计研究,2001(2):3-11 CSCD被引 3    
19.  何战苏. 中国公路运输地图集,2009:114 CSCD被引 2    
20.  周建平. 中国公路运输地图集,2008:72-76 CSCD被引 2    
引证文献 8

1 江进德 安徽省合肥和芜湖市对外经济联系量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2):137-144
CSCD被引 2

2 张亦汉 广州一小时生活圈的划分及其变化分析 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4,53(3):140-145
CSCD被引 1

显示所有8篇文献

论文科学数据集
PlumX Metrics
相关文献

 作者相关
 关键词相关
 参考文献相关

版权所有 ©2008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系电话:(010)82627496 E-mail:cscd@mail.las.ac.cn 京ICP备05002861号-4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