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桃山地区寻找隐伏富大铀矿的思考
Consideration on Exploration of Buried Rich and Large Uranium Ore in Taoshan Area
查看参考文献49篇
文摘
|
桃山是我国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产地之一,铀矿资源十分丰富,但是根据现有的资料,桃山铀矿体呈短小分散、脉状或群脉状、品位低,常规开采不经济.本文试图通过已有的地质勘查成果结合深源成矿、小岩体成矿及伸展构造成矿等最新成矿理论对在桃山地区寻找隐伏富大铀矿提出了大胆设想,并指出了桃山寻找隐伏富大铀矿的找矿方向. |
其他语种文摘
|
Taoshan is an important location of granitic type of uranium ore-field in our country,with abundant uranium resources. But it is diseconomy with the routine mining since the uranium ore bodies show small in size and vein or swarm vein-like in shape with low grading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data. In this paper, a boldness conceiving of searching buried rich and big uranium ore and its prospecting direction in Taoshan area is put forward from the gained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chievements combining with the up to date metallogenetic theories, such as deep source metallogenesis, small rock mass metallogenesis and stretch structure metallogenesis. |
来源
|
地质论评
,2010,56(1):43-50 【核心库】
|
关键词
|
江西桃山
;
富大铀矿
;
找矿思路
|
地址
|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640
2.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266大队, 江西, 南昌, 330038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研究性论文 |
ISSN
|
0371-5736 |
学科
|
地质学 |
文献收藏号
|
CSCD:3822709
|
参考文献 共
49
共3页
|
1.
曹荣龙. 地幔流体与成矿作用.
地球科学进展,1995,10(4):324-329
|
CSCD被引
10
次
|
|
|
|
2.
陈跃辉. 华东南中新生代伸展构造时空演化与铀矿化时空分布.
铀矿地质,1997,13(3):129-146
|
CSCD被引
37
次
|
|
|
|
3.
陈肇博. 华东南中生代火山岩中的铀矿床.
地质学报,1982,56(3):235-242
|
CSCD被引
25
次
|
|
|
|
4.
陈祖伊. 华南断块运动-陆相红层发育期与区域铀矿化.
地质学报,1983,57(3):294-303
|
CSCD被引
24
次
|
|
|
|
5.
戴民主. 江西省铀矿资源潜力及其找矿方向.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6(ZK):12-19
|
CSCD被引
4
次
|
|
|
|
6.
邓平. 诸广—贵东大型铀矿聚集区富铀矿成矿地质条件.
地质论评,2003,49(5):486-494
|
CSCD被引
56
次
|
|
|
|
7.
杜乐天.
花岗岩型铀矿文集,1982:1-357
|
CSCD被引
28
次
|
|
|
|
8.
杜乐天. 幔汁(HACONS)流体的重大意义.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9,13(1):97-99
|
CSCD被引
7
次
|
|
|
|
9.
杜乐天.
中国热液铀矿基本成矿规律和一般热液成矿学,2001:57-110;151-237
|
CSCD被引
13
次
|
|
|
|
10.
傅增耀. 某区花岗岩中铀矿床成因讨论.
放射性地质,1979,12(1):12-18
|
CSCD被引
2
次
|
|
|
|
11.
郭湖生. 桃山铀矿田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华东六省一市地学论坛文集.江西省地质学会.加强地质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2006:107-110
|
CSCD被引
1
次
|
|
|
|
12.
黄净白. 中国铀资源区域成矿特征.
铀矿地质,2005,21(3):129-138
|
CSCD被引
47
次
|
|
|
|
13.
华仁民. 试论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
矿床地质,1999,18(4):300-308
|
CSCD被引
220
次
|
|
|
|
14.
华仁民. 华南中、新生代与花岗岩类有关的成矿系统.
中国科学(D辑),2003,33(4):335-343
|
CSCD被引
125
次
|
|
|
|
15.
胡瑞忠. 花岗岩型铀矿床一种可能的成矿模式.
科学通报,1990,35(7):526-528
|
CSCD被引
17
次
|
|
|
|
16.
胡瑞忠. 花岗岩型铀矿床成因讨论--以华南为例.
地球科学进展,1994,9(2):41-46
|
CSCD被引
32
次
|
|
|
|
17.
胡瑞忠. 上升热液浸取成矿过程中铀的迁移沉淀机制探讨.
地质论评,1990,36(4):317-325
|
CSCD被引
41
次
|
|
|
|
18.
胡瑞忠.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热液中ΣCO↓2来源研究.
中国科学(B辑),1993,23(2):189-196
|
CSCD被引
71
次
|
|
|
|
19.
胡瑞忠. 华南地区中生代以来岩石圈伸展及其与铀成矿关系研究的若干问题.
矿床地质,2007,26(2):139-147
|
CSCD被引
124
次
|
|
|
|
20.
黄世杰. 略谈深源铀成矿与深部找矿问题.
铀矿地质,2006,22(2):70-75
|
CSCD被引
19
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