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流域产汇流模型与应用分析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Domestic Watershed Runoff Yield and Runoff Models
查看参考文献35篇
文摘
|
本文对国内流域产汇流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分析、比较和综述。重点是对流域产流模型结构建立的理论基础分析,流域汇流的单位线方法和流域的实际物理特性和水流运动的内部机制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分析。流域产汇流模型和遥感技术相结合应用到具体工程实践所产生的新的理论技术和研究方向作了分析。最后应用系统论、控制论和反问题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
其他语种文摘
|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runoff yield and runoff in small watersheds in China are reviewed,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oretical basis to construct the models of runoff yield and runoff is explored. Runoff unit hand method corresponding to physical characters and water flow mechanism is studied. New theory, methods and current trends produced by runoff yield and runoff in small watersheds in combination with remote sensing to apply to practical engineering are introduced. Finally, the above problems a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by using system theory, control theory and inverse problem. |
来源
|
地球信息科学
,2007,9(3):96-103 【扩展库】
|
关键词
|
产汇流
;
综述
;
单位线
;
遥感
|
地址
|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大连, 116024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研究性论文 |
ISSN
|
1560-8999 |
学科
|
水利工程 |
文献收藏号
|
CSCD:2881433
|
参考文献 共
35
共2页
|
1.
赵人俊.
流域水文模拟,1984
|
CSCD被引
121
次
|
|
|
|
2.
袁作新.
流域水文模型,1990
|
CSCD被引
45
次
|
|
|
|
3.
赵卫民(译).
水文系统流域模拟,2000
|
CSCD被引
7
次
|
|
|
|
4.
张建云(译).
水文学手册,2002
|
CSCD被引
15
次
|
|
|
|
5.
刘金清. 国内外水文模型概论.
水文,1996(4):4-8
|
CSCD被引
8
次
|
|
|
|
6.
万洪涛. 流域水文模型计算域离散方法.
地理科学进展,2001,20(4):347-354
|
CSCD被引
6
次
|
|
|
|
7.
芮孝芳. 流域水文模型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水科学进展,1997,8(1):94-98
|
CSCD被引
42
次
|
|
|
|
8.
谢平. 扩散模拟型流域地貌汇流模型.
地理学报,1997,52(4):316-323
|
CSCD被引
7
次
|
|
|
|
9.
梁瑞驹. 伽玛分布地貌瞬时单位线.
水利学报,1996(6):1-8
|
CSCD被引
1
次
|
|
|
|
10.
谢平. 论概念性元素的推移和坦化作用.
水利学报,1995(10):65-68
|
CSCD被引
3
次
|
|
|
|
11.
谢平. 逆高斯分布地貌瞬时单位线.
水利学报,1997(3):9-15
|
CSCD被引
6
次
|
|
|
|
12.
李怀恩. 流域汇流计算的逆高斯分布模型.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4(1/2):147-151
|
CSCD被引
4
次
|
|
|
|
13.
Rodriguez Iturbe I. The geomorphological structure of hydrologic response.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1979(15):1409-1420
|
CSCD被引
1
次
|
|
|
|
14.
Rinaldo A. Geomorphogical dispersion.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1991(27):513-525
|
CSCD被引
2
次
|
|
|
|
15.
芮孝芳.
产汇流理论,1995
|
CSCD被引
26
次
|
|
|
|
16.
芮孝芳. 流域汇流的概率论体系探讨.
水科学进展,2004,15(2):135-139
|
CSCD被引
6
次
|
|
|
|
17.
Gupta V K. A representation of an instantaneous unit hydrograph from geomorphology.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1980,16(5):855-862
|
CSCD被引
12
次
|
|
|
|
18.
万洪涛. 流域水文模型研究的进展.
地球信息科学,2000(4):46-50
|
CSCD被引
8
次
|
|
|
|
19.
吴险峰. 流域水文模型研究的若干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2002,21(4):341-348
|
CSCD被引
51
次
|
|
|
|
20.
杨小辉. 率定新安江模型(三水源)产汇流参数.
贵州水力发电,2000,14(1):7-10
|
CSCD被引
2
次
|
|
|
|
|